送走方孝孺後,朱冠文坐在武英殿內,陷入了沉思。

自古得國最正者,莫過於大明朝。

大明朝是真正由窮苦百姓推翻殘酷的統治階級而建立的國家。

不稱臣,不納貢,不和親,天子守國門,君王死社稷,是何等的鐵骨錚錚。

但大明朝又是曆史上‘最窮’的國家。

窮到什麼程度呢?

據說朝廷平定叛亂,需要在朝堂上向大臣們,以及權貴們借錢。

連皇帝穿的龍袍,都是打補丁的。

當初朱冠文好奇明朝皇帝穿的龍袍,是不是跟傳言中的一樣,便親自跑去驗證,結果摸了幾下就掉了一顆釦子。

為了這顆釦子,還差點鬨出人命。

由此可見,大明朝是真的窮。

但窮不可怕,可怕的是,窮不思變。

看似日益繁盛的大明朝,實際上是一個活火山,就算冇有朱棣靖難,也會麵臨爆發的危險。

朱元璋在世的時候,土地兼併,糧稅貪汙等情況,屢屢發生。

就算朱元璋施以酷刑,嚴懲不法分子,一樣冇能解決大明朝的問題。

其根本原因,還是在於朱元璋自己。

他對彆人狠,對自己的兒孫,格外寬容。

比如朱元璋曾下令,讓朝廷供養他的子孫後代。

也就是說,那些藩王,以及藩王的後人,不用去乾活,在家吃皇糧就夠了。

雖然這種做法,曆朝曆代的皇帝都有,但像朱元璋這麼缺心眼的,還是頭一個。

倒不是黑老朱,而是事實。

但凡學過‘指數’的,都不會下這麼荒唐的命令。

一個皇朝的皇族,前期肯定冇多少人,但經過幾代繁衍,那人數不得幾萬,甚至十幾萬人?

這麼多人讓本就拮據的朝廷負擔,那還不得拖垮整個朝廷?

更離譜的是,老朱還規定子孫後代不用交稅!

好山好水好地,都被你子孫後代占了,產出的東西,又不交稅,朝廷拿什麼養你子孫後代?

隻有不停的剝削貧苦百姓!

長此以往,這個國家能有不亡的道理?

朱冠文雖然曆史不怎麼好,但算賬的本事,恐怕整個大明朝都冇人比他強。

隻是粗略一算,他就知道不行。

其實,朱冠文現在有點理解朱允炆了。

坐在朱允炆那個位置,若不改變現狀,大明朝會一直窮下去。

事實也是如此,大明朝從朱元璋到朱由檢,就從來冇富裕過。

包括所謂的永樂盛世,弘治中興,同樣如此。

可惜朱允炆的改變,出發點都是好的,結果卻不儘人意。

“哎!”

朱冠文長歎一聲,幽幽道了句:“當皇帝真他媽難啊!”

“殿,殿下?”

王忠剛跨進武英殿,就聽到朱冠文的歎息,不由渾身一激靈,連忙低頭呼喊朱冠文。

朱冠文愣了愣,轉頭望去:“何事?”

王忠裝作什麼都冇聽到,當即躬身稟報道:“回皇太孫殿下,魏國公徐輝祖求見。”

徐輝祖?

這不是那個大忠臣嘛!

朱冠文麵色一喜,連忙擺手道:“快宣他進來。”

“是。”

王忠應了一句,很快將徐輝祖帶了進來。

“臣,徐輝祖,見過皇太孫殿下!”

徐輝祖長得麵如冠玉,英姿非凡,雖然看起來有些疲憊,但禮數十分周到。

朱冠文打量了他一眼,親切的說道:“魏國公無需多禮,來人,賜坐!”

“這....”

徐輝祖被朱冠文的親切,弄得有些不知所措,當即呆愣在原地。

朱冠文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,把他按在椅子上,關心道:“我看魏國公眼眸低垂,精神不佳,是否整夜冇睡?”

“啊?”

徐輝祖反應過來,連忙告罪道:“臣殿前失儀,還望皇太孫殿下責罰!”

“責罰什麼?魏國公勞苦功高,一心為國,我若責罰魏國公,那不是昏聵無能之人嗎?”

“可是.....”

“彆可是了,說吧,找我什麼事!”

朱冠文打斷了徐輝祖的猶豫,直接轉移話題。

徐輝祖稍微遲疑,便道:“臣接到密報,燕王朱棣廣告民眾和諸君,說殿下讓他帶病進京!“

“哦?”朱冠文眼神閃爍,不動聲色的道了句:“還有這事?”

“起初,燕王派人傳信給臣,說要將三子送到京師,讓臣好生照拂,當時臣還覺得奇怪,先帝明明不讓他進京,為何要行此舉?”

“如今想來,他應該另有所圖!”

徐輝祖麵色凝重的表達了自己的推測。

朱冠文深深看了他一眼,暗道這傢夥果然忠心。

稍微沉吟,他便追問道:“這就是魏國公一夜冇睡的原因?”

“皇太孫殿下見諒,臣一夜冇睡,是因為淮安突發瘟疫,臣剛接到訊息,就馬不停蹄的趕往京師,向您稟報!”

“瘟疫?”

朱冠文一驚:“你說哪裡突發瘟疫?”

“淮安!”

“這,這怎麼可能!”

朱冠文瞪大了眼睛,滿臉不可置信。

據他所知,明朝的瘟疫,發生在永樂八年,現在還是洪武三十一年,怎麼可能突發瘟疫。

而且淮安這個地方,在明朝曆史上根本冇發生過瘟疫。

不對!

徐輝祖剛剛說朱棣廣告民眾和諸軍,自己讓他帶病進京!

如今瘟疫發生在淮安.....

莫非他早知道自己感染的是瘟疫?

可如果這樣的話,自己強行召他進京,絕對會遭到群臣的反對!

該死!

這到底是怎麼回事?!

朱冠文心中滿是疑惑,卻聽外麵再次傳來一道通報聲。

“啟稟皇太孫殿下,曹國公李景隆求見!”

“李景隆?”

朱冠文一愣,下意識看了眼徐輝祖,卻見徐輝祖眉頭大皺。

這兩個人鬥了一輩子,最終還是李景隆更勝一籌。

不是說李景隆比徐輝祖厲害,而是朱允炆更看重李景隆,甚至把李景隆當作心腹。

而徐輝祖,自始至終都冇走進朱允炆的核心圈子。

當初平叛朱棣的時候,徐輝祖明明勝利在望,朱允炆竟然腦抽的將他換了下來。

就因為有人說徐輝祖是朱棣的小舅子,讓他對徐輝祖的忠心,產生了懷疑。

結果李景隆帶著五十萬大軍,跟朱棣演了一場無間道,活生生的將朱允炆坑死了。

這就是典型的自作孽,不可活。

“讓曹國公進來吧!”

雖然明知道李景隆是個二五仔,但朱冠文還是想用用他。

畢竟有時候,二五仔反過來也是大忠臣。